【Verilog教程】3.2 Verilog 时延

2023-09-21 23:44:41

关键词:时延, 惯性时延
连续赋值延时语句中的延时,用于控制任意操作数发生变化到语句左端赋予新值之间的时间延时。

时延一般是不可综合的。

寄存器的时延也是可以控制的,这部分在时序控制里加以说明。

连续赋值时延一般可分为普通赋值时延、隐式时延、声明时延。

下面 3 个例子实现的功能是等效的,分别对应 3 种不同连续赋值时延的写法。

//普通时延,A&B计算结果延时10个时间单位赋值给Z
wire Z, A, B ;
assign #10    Z = A & B ;



//隐式时延,声明一个wire型变量时对其进行包含一定时延的连续赋值。
wire A, B;
wire #10        Z = A & B;

//声明时延,声明一个wire型变量是指定一个时延。因此对该变量所有的连续赋值都会被推迟到指定的时间。除非门级建模中,一般不推荐使用此类方法建模。
wire A, B;
wire #10 Z ;
assign           Z =A & B

惯性时延
在上述例子中,A 或 B 任意一个变量发生变化,那么在 Z 得到新的值之前,会有 10 个时间单位的时延。如果在这 10 个时间单位内,即在 Z 获取新的值之前,A 或 B 任意一个值又发生了变化,那么计算 Z 的新值时会取 A 或 B 当前的新值。所以称之为惯性时延,即信号脉冲宽度小于时延时,对输出没有影响。

因此仿真时,时延一定要合理设置,防止某些信号不能进行有效的延迟。

对一个有延迟的与门逻辑进行时延仿真。

module time_delay_module(
    input   ai, bi,
    output  so_lose, so_get, so_normal);
 
    assign #20      so_lose      = ai & bi ;
    assign  #5      so_get       = ai & bi ;
    assign          so_normal    = ai & bi ;
endmodule

testbench 参考如下:

`timescale 1ns/1ns

module test ;
    reg  ai, bi ;
    wire so_lose, so_get, so_normal ;
 
    initial begin
        ai        = 0 ;
        #25 ;      ai        = 1 ;
        #35 ;      ai        = 0 ;        //60ns
        #40 ;      ai        = 1 ;        //100ns
        #10 ;      ai        = 0 ;        //110ns
    end
 
    initial begin
        bi        = 1 ;
        #70 ;      bi        = 0 ;
        #20 ;      bi        = 1 ;
    end
 
    time_delay_module  u_wire_delay(
        .ai              (ai),
        .bi              (bi),
        .so_lose         (so_lose),
        .so_get          (so_get),
        .so_normal       (so_normal));
 
    initial begin
        forever begin
            #100;
            //$display("---gyc---%d", $time);
            if ($time >= 1000) begin
                $finish ;
            end
        end
    end
 
endmodule

仿真结果如下:

信号 so_normal 为正常的与逻辑。

由于所有的时延均大于 5ns,所以信号 so_get 的结果为与操作后再延迟 5ns 的结果。

信号 so_lose 前一段是与操作后再延迟 20ns 的结果。

由于信号 ai 第二个高电平持续时间小于 20ns,so_lose 信号会因惯性时延而漏掉对这个脉冲的延时检测,所以后半段 so_lose 信号仍然为 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更多推荐

赛宁党支部赴延安开展革命旧址学习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不断提升党支部成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2023年9月,赛宁公司党支部组织北京、南京、广州等三地部分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了“革命旧址学习”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寻访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等红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感悟辉煌历史,凝聚前进力量。“走进革命纪

K8S-Pod 进阶

Pod进阶一、资源限制(业务cpu内存)1.定义2.Pod和容器的资源请求和限制3.CPU资源单位4.内存资源单位5.示例二、健康检查:又称为探针(Probe)1.定义2.探针的三种规则:3.Probe支持三种检查方法4.示例三、扩展1.pod的状态2.Container生命周期四、总结1.资源限制2.Pod容器探针3

JS响应替换|解决谷歌验证码混淆js还原替换后的跨域问题

关注它,不迷路。本文章中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可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和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自负,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立即删除!1.目标地址夜幕爬虫安全论坛的登录页面有个谷歌验证码:其地址是:https://bbs.nightteam.cn/member.php?mod=logging&action=login它的混淆js地

【Xilinx】基于MPSoC的OpenAMP实现(一)

【Xilinx】基于MPSoC的OpenAMP实现(一)一、开发环境1、开发思路2、下载官方bsp包二、编译Linux1、配置petalinux环境变量2、创建工程3、进入目录4、设置缓存目录(重点:可离线编译,加快编译速度)5、配置u-boot6、配置内核6.1增加内核选项(重点:没有正确选择会导致运行时各种奇怪的报

Linux常用命令—find命令大全

文章目录一、find命令常用功能1、find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2、按照文件名搜索3、按照文件大小搜索4、按照修改时间搜索5、按照权限搜索举例:6、按照所有者和所属组搜索7、按照文件类型搜索8、逻辑运算符一、find命令常用功能1、find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命令名称:find。英文原意:searchforfilesi

怎么设置IP白名单

IP白名单是一种网络安全机制,用于限制只允许特定的IP地址或IP地址范围通过访问控制。在本文中,我将详细解释IP白名单的概念、用途以及如何设置IP白名单。**1.什么是IP白名单?**IP白名单是一种访问控制列表,它允许或阻止特定的IP地址或IP地址范围对系统、应用程序或网络进行访问。只有在白名单中的IP地址被授权通过

C++ std::unique_lock 用法

文章目录1.创建std::unique_lock对象2.自动加锁和解锁3.延迟加锁与手动加解锁4.尝试加锁5.配合条件变量使用6.小结参考文献std::unique_lock是C++11提供的一个用于管理互斥锁的类,它提供了更灵活的锁管理功能,适用于各种多线程场景。1.创建std::unique_lock对象std::

【面试刷题】——Qt事件处理器级别的划分

在Qt中,事件处理器(EventHandler)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场景。以下是Qt事件处理器级别的划分:应用程序级别事件处理器:这是最高级别的事件处理器,通常用于处理应用程序范围内的事件,如全局快捷键、自定义应用程序级别的事件等。应用程序级别事件处理器可以通过继承QCoreApplication或使

浅谈电气防火保护器在地下商场的应用 安科瑞 缪阳扬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速度加速。很多城市大力建造地下建筑设施,比如地铁、地下停车场和地下商场等。地下商场属于人员密集型建筑,其防火设计一直令相关的专家头疼。由于人员密集,防火处理不好将酿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防火十分重要。防火设计可以着重于疏散和火灾探查报警系统两个方面,而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实际预警和报警过程中有着

vector的扩容机制—为何是1.5倍或者是2倍

文章目录前言一、Vector扩容过程二、为什么是1.5倍或者2倍?前言在C++编程中,Vector是一种常用的动态数组容器。其大小是可以动态调整的,而在扩容操作中,Vector通常会将容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本篇博客将详细介绍Vector扩容的原理、扩容过程,并解释为何选择两倍进行扩容。一、Vector扩容过程当向vec

QT用户登录注册,数据库实现

登录窗口头文件#ifndefLOGINUI_H#defineLOGINUI_H#include<QWidget>#include<QLineEdit>#include<QPushButton>#include<QLabel>#include<QMessageBox>#include<QSqlDatabase>//数据库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