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月經具有特定的週期性和自限性。週期的開始是月經出血的第一天,兩次月經第一天之間的間隔被稱為月經週期,一般為21-35天,平均為28天。如果月經推遲超過2個月,可能由多種原因導致,可以分為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包括腹部受寒、生活作息紊亂、妊娠和絕經過渡期。病理性因素包括甲狀腺功能異常、腎上腺功能異常和胰腺功能異常。針對不同原因需要積極進行診治。
腹部受寒是引起月經推遲的常見原因,可以透過注意腹部保暖和食用溫補類食物來緩解。生活作息紊亂也會導致月經推遲,此時需要調整心理壓力,保持良好的作息規律,並在必要時輔助中藥治療。如果月經推遲時間超過2個月,應考慮是否懷孕,並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絕經過渡期時卵巢功能逐漸衰退,月經週期可能出現紊亂,常為無排卵性月經。
甲狀腺功能異常可以導致月經稀發、月經減少甚至閉經。治療方法包括使用藥物如丙硫氧嘧啶片、甲巰咪唑片,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放射碘治療或手術治療等。腎上腺功能異常可以導致閉經和男性化的表現,治療方法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使用甲磺酸溴隱亭片、卡麥角林片等。胰腺功能異常會導致高雄激素血癥,從而引起月經失調甚至閉經。可以使用地塞米松片、醋酸潑尼松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除了上述常見情況外,卵巢腫瘤等疾病也可能導致月經異常,需要及早到醫院的婦科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手術治療如子宮切除術或卵巢切除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