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溼氣重在臨床上分為實症和虛症兩種型別。實證表現為精神睏倦、肢體疲乏、腹脹、大便不成形或不暢、便後難以排淨等。同時,實證還可伴有舌質紅、苔白膩和脈濡滑等症狀。虛證主要表現為口淡乏味、腹脹和大便溏稀等。此外,虛證還可伴有舌質淡紅、苔薄白和脈虛弱的症狀。
肺部溼氣蘊藏時可能出現咳嗽、痰多和氣喘等症狀。若溼氣滯留於面板,可以產生溼疹、皮炎和水腫等症狀。溼氣侵犯肢體關節時,可能導致關節疼痛。
出現溼氣重的相關症狀時,應及時就醫,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鍼對性治療,避免隨意自行服藥,以免引起不良反應,加重溼氣症狀。平時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辛辣和刺激性食物的攝入,飲食宜清淡,適度進行運動,不要熬夜。這些措施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溼氣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