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的鑑別診斷主要目標在於對肝損傷的病因和肝炎程度進行鑑別。常見的肝炎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藥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中毒性肝損傷和代謝障礙性疾病等。
鑑別診斷主要透過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以及對病史的詢問來確定。具體內容如下:
1、詢問病史:這包括家族史,即是否有家族成員患有肝炎。一般來說,如果家庭中出現多起肝炎病例,就可能是病毒性肝炎,如乙肝和丙肝。此外,還需要瞭解病人的飲食習慣、飲酒頻次,是否長期接觸有毒物質,以及是否曾服用可能導致肝損傷的藥物或患有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疾病。
2、實驗室檢查:這包括生化檢查、血尿常規檢查、凝血功能指標檢查、甲胎蛋白測定、抗核抗體譜檢查、甲狀腺功能測定等。
3、影像學檢查:這包括肝臟彩超、肝臟彈性測定,以及肝臟CT和核磁共振檢查。這兩項檢查能夠進一步確定是否存在佔位性病變及其性質。如果無法確定病因,則需要透過肝穿刺活檢來明確。
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對於確定肝炎程度起著關鍵作用,並對治療方案的制定具有決定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