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引起的頭痛往往是血壓控制不佳的表現。如果血壓控制不佳,就可能出現頭痛、頭暈等相關症狀,因此要及時進行血壓監測。
建議每天早上起床後、晚上8點到9點之間進行血壓測量,以實現系統性的監測,以評估血壓控制是否良好。
在進行血壓測量時,最好使用臂式血壓計,比如臂式電子血壓計或水銀柱血壓計,因為這樣得到的監測資料相對更可信。而腕式電子血壓計常常會出現誤報,難以準確評估患者的血壓狀況。透過一段時間的血壓監測,並及時向心內科醫生反饋和總結,醫生可以檢視血壓狀況,判斷症狀是否與血壓控制不佳有關,並相應調整降壓藥方案,幫助患者將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對高血壓患者來說,達標的降壓目標是血壓低於140/90mmHg。如果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但頭痛症狀仍然存在,就需要考慮是否有其他疾病引起的頭痛,如顱內腫瘤、腦膜炎、腦梗死等相關疾病。
此外,還需要考慮非器質性疾病,如緊張性頭痛或偏頭痛。但這種型別的疾病風險很低,屬於生理現象,主要與日常生活和情緒狀態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