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穴是治療眼疾中至關重要的一箇穴位,位於面部、目正視、瞳孔直下,眼球與眶下緣之間。
泣穴是足陽明胃經上的一箇穴位,在臨床上具有疏風清熱、通絡明目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目赤腫痛、迎風流淚、眼瞼動、視物不清、色盲、夜盲、頭痛、眩暈、口眼歪斜等症。現代臨床中,常用於治療近視眼、淚囊炎、屈光不正、視神經萎縮、眶下神經痛、面神經麻痺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泣穴附近血管豐富,容易出血,因此在進針時要緩慢進行。左手推動眼球向上以固定位置,用手指緩慢刺入眶下緣,避擴音插捻轉,以防損傷眼球,刺破血管引起血腫。退針後需要壓迫區域性片刻,可以防止出血,並同時避免深入刺入,以防刺傷顱腔。
如果針刺過深或斜刺,有可能會刺傷視神經。當刺入達到2寸深時,可能會穿過神經管刺傷腦部,造成嚴重後果。因此,在進行鍼灸治療時需謹慎操作,以確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