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血中的尿酸和肌酐高於正常範圍的情況,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制定治療方案。肌酐是反映腎臟功能的指標,而尿酸則與代謝異常和系統性疾病有關。
如果同時存在肌酐和尿素氮的升高,或尿酸的升高,尿酸的升高可能是原發性的,也可能是由於肌酐升高導致的繼發性表現。肌酐升高意味著腎臟排毒功能發生異常,需要仔細區分其急性或慢性特徵,因為不同型別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急性情況又可分為腎前性和腎性因素。例如,腎缺血會導致急性腎前性因素,此時需要補充足夠的血容量。如果是腎性因素,可能是由於腎小管或腎小球出現抗基底膜抗體或血管炎導致肌酐升高,此時需要使用免疫抑製劑甚至血液透析進行治療。
急性情況中,腎後性梗阻也可能導致肌酐升高,解除梗阻可以使肌酐恢復到正常範圍。如果伴有尿酸升高,需要判斷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如果是原發性,需要使用某些藥物來降低尿酸水平,例如別嘌醇或非布司他可以抑制尿酸合成,也可以使用苯溴馬隆進行治療。然而,由於血清肌酐同時升高,應用苯溴馬隆促進尿酸排洩的效果可能有限,因此臨床上一般不採用此方法。
如果肌酐升高是由於腎臟疾病引起的,在降低肌酐至正常範圍後,尿酸水平也會相應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