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瘡是由於身體區域性組織長時間受到壓力而導致血液迴圈障礙,從而引發軟組織潰爛和壞死。壓瘡並不僅限於長期臥床的老年人,也可能發生在長期坐位的老年人身上。壓瘡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神志不清的患者或植物人通常因長時間臥床而需要進行半側翻身,然而由於無法主動翻身,導致身體區域性面板長時間受壓,血液迴圈障礙,從而引發組織壞死並形成壓瘡。
2、中風、脊髓損傷、肢體麻痺的患者雖然神志清醒,但由於活動不利,長期保持一箇姿勢,血液迴圈較差,易患壓瘡。
3、晚期癌症患者因營養狀態極差,面板彈性下降、血液迴圈較差,易患壓瘡。
4、高齡患者由於活動能力下降、外力感知和敏感性下降,易患壓瘡。
5、消瘦患者皮下組織較薄,缺乏緩衝能力;肥胖患者因體重原因,使區域性面板受壓增加,易患壓瘡。
6、大便或小便無法控制,或者大量出汗導致區域性面板無法保持乾燥,容易患壓瘡。
7、糖尿病患者由於周圍血管和神經病變,是形成壓瘡的危險因素之一。
8、營養不良。
9、心血管疾病,如心衰等。
10、骨折後進行了固定,如牽引、打石膏或放置夾板等,易患壓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