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治療方法之一是干擾素治療。干擾素能夠刺激機體產生抗病毒蛋白,增強免疫能力,幫助消滅乙肝病毒。與口服核苷酸類藥物相比,干擾素能夠更有效地將大三陽轉為小三陽,這是由於免疫能力的增強所致。目前有兩種干擾素製劑可選擇,一種是短效干擾素,每兩天使用一次;另一種是長效干擾素,每週使用一次。
長效干擾素的作用時間較長,但一旦出現副作用,應立即停藥。需要注意的是,副作用可能會在停藥後仍持續存在一段時間,臨床上應予以關注。干擾素治療的療程因個體差異而異,應根據患者的反應決定治療時間的長短。若半年治療後病毒量沒有明顯下降,不應再延長干擾素治療。如果顯示有效,可以繼續治療一年,並根據結果評估是否繼續使用。
此外,干擾素治療還有許多副作用。例如,干擾素可能導致骨髓抑制,表現為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減少。它還可能引起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從而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一些患者可能還會出現情緒抑鬱,此外,干擾素對心臟也有毒副作用,因此在使用干擾素過程中需要密切監測相關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