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紅素腦病是新生兒溶血癥最嚴重的併發症,常在生後4-7天出現症狀。若未結合膽紅素水平過高,闖過血-腦屏障,可引發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對患兒造成永久性損害。因此,針對不同時間發病的患兒,需要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產期治療方面,對於有特殊病史的孕婦,若檢查顯示胎肺已成熟,可以考慮提前分娩。另外,採用血漿置換或宮內輸血等方法也是一種選擇。出生後,可以採用光照療法來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水平。在藥物治療方面,可以給予白蛋白、肝酶誘導劑,以及糾正代謝性酸中毒,並應用免疫球蛋白。對於嚴重病情的患兒,可以考慮採用換血療法。
總之,針對膽紅素腦病的治療,需根據患兒發病時間的不同制定相應的方案。透過產期治療、光照療法以及藥物治療等綜合手段進行干預,可有效降低膽紅素水平,減輕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從而避免永久性後果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