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一種容易發生骨轉移的腫瘤,其骨轉移率為30%~40%,尤其好發於脊柱和軀幹骨近端。肺癌骨轉移主要表現為溶骨型,並可見成骨型及混合型骨轉移。
若肺癌患者出現以下情況之一,即可視為高危人群,需進行骨轉移相關檢查:①骨痛/骨折;②脊髓或神經受壓症狀;③鹼性磷酸酶升高;④高鈣血癥。目前,各種影像學方法可用於診斷骨轉移,各有優缺點。其中,放射性核素骨掃描是首選篩查方法,可早期發現骨骼中的轉移病灶。然而,該檢查特異性較低,可能存在誤診情況。因此,在掃描陽性部位出現時,還需進行X線、CT或MRI等檢查以確認診斷。
肺癌骨轉移可引起骨痛、新的骨痛、骨折、椎體壓縮或變形、脊髓壓迫、骨放療、病灶進展和高鈣血癥等不良骨相關事件。這些事件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並標誌著患者的預後較差,中位生存期僅為6~10個月。綜合治療是肺癌骨轉移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手術、放療和雙膦酸鹽治療。對於預防和治療骨相關事件的發生,特別重要。
放射治療可緩解骨痛、預防骨折和脊髓壓迫,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手術治療可減輕疼痛、固定骨折、恢復肢體的運動功能,避免併發症的發生。而雙膦酸鹽是治療肺癌骨轉移的基礎藥物,能夠改善症狀,預防併發症的發生。此外,地舒單抗是一種有效的治療藥物,透過抑制骨吸收和促進骨重建來減輕症狀。
除了區域性治療和骨保護劑的使用外,全身治療如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也對於控制病情進展至關重要。透過有效控制病灶進展和骨相關事件,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