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是一種常見的蔬菜,營養豐富,含有碳水化合物、鈣、磷、B族維生素、草酸以及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物質,適量攝入對身體健康有益。然而,不論是什麼人群都不適合過量攝入竹筍,特別是以下人群:患有消化性潰瘍、肝硬化、兒童以及存在結石的人群。這些人群應少食或不食竹筍,以免影響疾病恢復或影響鈣的吸收。
首先,患有消化性潰瘍的人群包括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因為竹筍富含膳食纖維,多食會不利於潰瘍面的癒合。另外,竹筍還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增加胃酸分泌,可能加重病情。
其次,患有肝硬化的人群也不適宜多食竹筍。竹筍質地較硬,富含膳食纖維,容易劃破食管胃底的靜脈曲張,造成食管出血和胃出血等不良情況。同時,靜脈管壁薄弱、缺乏彈性收縮,難以止血,不利於疾病控制。
此外,兒童和存在結石的人群也不適宜多食竹筍。竹筍含有大量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不利於兒童的生長髮育,也會加重結石患者的病情。
即使是健康人群在日常食用竹筍時也要避免過量攝入。因為竹筍中富含的膳食纖維無法被消化吸收,堆積在胃腸道中,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出現噯氣、腹脹、腹痛等症狀,對身體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