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包括盆腔器官脫垂、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性功能障礙以及大便失禁。具體表現如下:
1、盆腔器官脫垂:包括子宮脫垂和陰道脫垂等,主要在用力、咳嗽、彈跳運動時陰道口會出現器官脫出物的情況。
2、尿失禁:患病率較高,主要表現為咳嗽、打噴嚏、大笑時尿液會自動流出。女性初次出現尿失禁的情況通常發生在妊娠期和產褥期,而隨著生活條件改善並進行盆底肌肉鍛鍊,尿失禁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減緩。然而,到了圍絕經期,尿失禁症狀可能會再次加重,這時則需要透過手術治療來改善。對於產褥期出現輕微尿失禁症狀的婦女,應及時進行康復治療。
3、慢性盆腔疼痛:透過進行盆底康復治療,可以大大改善病情。
4、大便失禁:這種情況在產後婦女中較為常見,表現為肛門不自主排出氣體,通常是疾病的先兆。若早期及時進行盆底康復治療,也可以得到較大程度的改善。
5、性功能障礙:發病率約為20%-40%,建議患者前往醫院的盆底康復中心尋求幫助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