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顱壓的治療可分為對症治療和對因治療兩個方面:
1、對症治療可選用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改善由低顱壓引起的頭痛症狀,常用藥物有布洛芬或萘普生。同時需積極進行補液支援,可選用糖鹽水進行補液,每日補液量至少2000ml,若條件允許,患者可透過口服葡萄糖鹽水進一步補充液體,只有足夠的液體才能保證腦脊液有足夠的分泌,進而促進顱內壓的恢復。
2、對因治療主要是明確低顱壓的原因,若有腦脊液漏或顱底骨折等情況,應進行外科手術修補顱底骨折,消除病因後腦脊液不再外洩,顱壓才能逐漸恢復。如果是重度營養不良引起的低顱壓,則需積極補充營養,特別是注重補充白蛋白,提高血中白蛋白的含量。對於惡性腫瘤或其他惡性消耗性疾病引起的低顱壓,也需積極治療原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