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宮頸炎通常可分為三類:子宮頸黏膜炎、子宮頸息肉和子宮頸肥大。下面是它們的治療方法:
1、子宮頸黏膜炎:首先需要確診感染的病原體,臨床上通常透過白帶常規檢測來進行。若病原體明確,可以有針對性地治療,效果較好;但如果病原體不明確,則治療效果相對較差。一般採用陰道給藥,如保婦康栓等栓劑,並結合外洗藥物保持清潔。對於嚴重的子宮頸炎,可以採用物理治療。進行物理治療前,需進行白帶常規檢測,排除急性生殖道系統炎症,通常在月經乾淨後的3-7天進行手術。手術後1-2周可能會有脫痂情況,而手術後4-8周則是恢復期,此時應避免盆浴和性交,2個月後宮頸能夠恢復到較好狀態。
2、子宮頸息肉:一般採用摘除息肉並送病理檢查,以明確是否存在惡性病變。
3、子宮頸肥大:一般無需特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