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脫垂,也被稱為子宮脫落,是指子宮體沿著陰道下降宮頸外口,甚至脫出陰道口外,這是老百姓的口語表達,在醫學上則更準確地稱為子宮脫垂。子宮脫垂的最常見原因包括分娩產生的傷害和頻繁從事重體力活動,同時現在也發現激素水平下降與其發病有關。病情輕微時一般沒有明顯症狀,但中重度時患者可能會感到腰骶部疼痛、下腹墜感,甚至有的患者可能會感覺到下方有一塊凸出物,該症狀能在平臥位休息時得到緩解,這在醫學上稱為可還納性包塊。隨著老年女性人口的增加,尤其在生活水平提高的情況下,預防這類疾病顯得非常重要,如注意分娩方式和日常保養。
由於子宮脫垂的發病率較高,可採取一些措施進行預防。對於症狀輕微的患者,首先可以進行盆底康復治療。在國家提倡二胎政策下,建議在準備生育二胎之前,先進行盆底康複檢查。同時,產後3個月是最佳的盆底康復時機,透過康復可以有效預防子宮脫垂的發生。然而,如果年齡較大且已經出現子宮脫垂,盆底康復無法預防該病,可以考慮使用子宮託或其他手術治療方法。目前,盆底手術治療方法多種多樣,缺乏統一規範,可選擇陰道、腹部或腔鏡等不同的方式進行手術,甚至可以聯合使用腹部和腔鏡技術,或者進行修補術。此外,子宮脫垂往往會合併子宮前壁或後壁的突出,這也是老年女性面臨的主要健康問題,儘管不影響生命,但會影響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