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掃描是核醫學中常用的一種檢查方法,也叫骨顯像。它透過使用放射性核素來檢測骨組織的形態或代謝異常。常見的骨掃描專案有骨全身顯像、區域性骨平面顯像、骨三相顯像、骨斷層顯像、骨SPECT顯像以及F18正電子骨顯像。
接受骨掃描時,首先需要注射骨顯像劑。隨後,使用探測放射性核素的顯像儀器對全身骨骼的放射性分佈情況進行探測,從而反映出骨組織中的吸收異常情況,例如異常的濃聚或稀疏。骨組織吸收顯像技術提供了關於骨骼疾病和骨骼惡性腫瘤的重要資訊。
對於患者來說,骨掃描是一種安全且無創傷性的檢查方法。它在骨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面具有重要價值。透過骨掃描,醫生可以評估骨骼的整體狀況、確定骨折的位置和程度,並對骨骼惡性腫瘤的擴散情況進行評估。在手術前後進行骨掃描,可以提供手術計劃和治療效果的參考。
總的來說,骨掃描是一項可靠的核醫學技術,對於骨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起著重要作用。它可以提供關鍵的醫學資訊,幫助醫生做出準確的診斷並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