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一種由於尿酸鹽結晶沉積導致的疾病。當血液中尿酸濃度超過420μmol/L,超過尿酸鹽的溶解限度時,尿酸鹽結晶就會在身體內積聚。治療痛風主要有兩個方面:降低血尿酸合成的藥物和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
其中,降低血尿酸合成的藥物包括別嘌醇和非布司他。別嘌醇在降低尿酸方面有非常理想的效果。然而,由於目前國內還沒有普及HLA-B5801基因測定,無法預測使用別嘌醇可能引發的致命嚴重過敏反應,因此謹慎的醫生會避免使用別嘌醇來治療痛風。
另一方面,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包括苯溴馬隆。只有在排除了腎結石且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苯溴馬隆來促進尿酸的排洩。
需要強調的是,痛風是可以治癒的,只要能保持血尿酸水平穩定並達到標準,痛風關節炎的發作就可以停止。因此,在治療痛風過程中,除了使用藥物來降低尿酸水平,還需要採取其他措施,如適當飲食控制、保持適度運動和避免過度勞累等,以確保治療的效果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