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常表現為便血,其最常見的症狀為黏液膿血便。黏液膿血便的出現是潰瘍性結腸炎的重要特徵。當患者的大便不帶有黏液膿血時,應該首先排除潰瘍性結腸炎。當便血量達到重症水平時,通常是全為血便。出現血便是因為潰瘍性結腸炎引起結腸黏膜的瀰漫性充血、水腫、糜爛和潰瘍形成。潰瘍破裂後,影響到黏膜層和黏膜下層的血管,從而導致血管破裂出血,引發大量失血,甚至導致嚴重貧血和失血性休克等嚴重後果。
在臨床上,一般情況下潰瘍性結腸炎引起的便血並不多。如果大便攜帶黏液和膿血,則需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處理策略。若大便完全為血便,應高度警惕,可能存在繼發鉅細胞病毒感染的問題。近年來,才開始認識到併發鉅細胞病毒感染的結腸炎。如果合併鉅細胞病毒感染,可能導致結腸大面積黏膜剝離,甚至形成巨大的潰瘍,引起明顯的出血,臨床上應予以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