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恩病是在臨床消化內科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它有多種原因導致,病程較長,臨床表現多樣,容易伴發各種併發症。由於手術後的複發率較高,一般採用保守治療為主。
在臨床上,治療手段有限,目前尚未找到根治方法,只能緩解症狀。主要的治療手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傳統的藥物治療包括氨基水楊酸類(ASA)、糖皮質激素(GCS)、免疫抑製劑和腸道菌群藥物。ASA和GCS分別作為輕度和中度活動期CD的首選藥物;免疫抑製劑可用於術後緩解症狀並降低複發率;腸道菌群藥物可以平衡菌群,降低促炎因子的釋放。研究表明早期使用抗腫瘤壞死因子(TNF-α)的生物製劑具有理想的療效。新型的小分子藥物包括Janus激酶抑製劑(JAK)、磷酸二酯酶4抑製藥(PDE4)和鞘氨酸-1-磷酸受體調節藥(SIP),能夠減少炎症因子的產生或抑制炎症基因的表達。中醫治療也值得進一步推廣研究。
同時,飲食也需要注意,應多吃高熱量、易消化、少渣的食物,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飲酒、茶、咖啡和涼飲料等。此外,還應補充不同種類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當保守治療無效或出現嚴重併發症,已達到適宜時機且患者能夠耐受手術時,可以考慮採用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