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過程中出現腹痛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於生理性紊亂或病理性因素引起的。
生理性紊亂的原因主要與胃腸功能紊亂有關,比如胃腸道易激惹症等。對於這些病人來說,在排便時腸道會出現增強的蠕動和劇烈的平滑肌收縮,導致腸管痙攣引起陣發性腹痛。一旦腸內容物即大便排出體外,腸道的收縮痙攣就會消失,病人的腹痛也會隨之消失。因此,排便後腹痛症狀也會消失。
而病理性原因引起的腹痛往往與腸道中存在的大的息肉、腫瘤、結核或腸腔狹窄有關,這些情況會導致排便不順暢,而只有腸道收縮力增強才能排出大便,從而引起腹痛。但一旦排出大便後,腸收縮的能力就開始下降,病人的腹痛症狀也會緩解。
總之,病人如果排便後腹痛症狀得到緩解,往往意味著腸道可能存在功能性或器質性病理改變。因此,建議病人進行腸鏡檢查,以防漏診並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