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腋溫在37.3℃-38℃之間時,被歸類為低熱,建議對體溫進行監測,以確定最高體溫。反覆出現低熱的情況時,需要考慮以下原因,其中最常見的是感染性低熱,其中包括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例如結核菌感染、慢性膽道感染、慢性腎盂腎炎、尿路感染、中耳炎和鼻竇炎等。
在導致感染性低熱的原因中,結核菌感染是最常見的,其典型表現為午後低熱,並伴隨咳嗽、咳痰、乏力、消瘦和盜汗等症狀。非感染性低熱可能是由甲亢、風溼熱、血液病、腫瘤、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與風溼免疫相關的疾病引起。此外,情緒不穩定、過度緊張以及中樞性體溫調節紊亂也可以導致發熱。對於反覆出現低熱的患者,建議監測體溫的變化,並結合有無其他症狀進行綜合判斷。如果情況持續存在,建議及時前往發熱門診就診,以進一步明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