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實踐中,透過雙肺的影像學檢查,例如雙肺的X光片、CT掃描或核磁共振成像,可以觀察到肺部結節的特徵。良性結節呈現邊界清晰,結構完整,並且沒有黏液性或侵襲性生長的跡象。其中,最常見的是炎性假瘤,其主要由結核分枝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桿菌及真菌等感染引發肺部炎症進而形成結節。
透過規範的抗炎治療,肺部炎症會完全消退,並最終治癒。然而,在治癒後,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纖維化和鈣化,形成良性結節。這些纖維化和鈣化的結節在肺部存在,但已經不再具備炎症活動和病理變化。
因此,透過雙肺影像學檢查可以獲得肺部結節的邊界清晰、結構完整的特徵,從而判斷其良性或惡性。及時採取規範的抗炎治療,有助於消退炎症,治癒肺部的炎性病變,並最終形成良性的纖維化和鈣化結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