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是指正常夫妻生活超過1年以上,沒有使用避孕措施,卻未能成功受孕。西醫認為,不孕的患者通常伴有婦科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輸卵管粘連、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器質性病變,因此需要積極進行干預。
中醫對不孕的認識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宮寒:這種情況屬於脾腎陽虛的患者,通常會伴有疲勞症狀。治療重點是振奮脾陽和腎陽,選用一些特定穴位進行治療,如大椎穴、至陽穴、命門穴,並特別注意刺激白環俞穴位。此外,可以採用隔姜灸和溫鍼灸等方法,刺激機體的陽氣,提高受孕的機率。
2、中醫理論上的痰溼內盛:對於患有卵巢囊腫的病人,需要進行健脾、化痰、利溼的治療,以改善盆腔的血液迴圈和淋巴迴圈,促進區域性氣血的執行。
3、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情志壓力,常常精神緊張,生活中易發脾氣,同時還伴有不同程度的口乾症狀。對於這樣的患者,可以進行情志調理和疏肝解鬱的治療,使體內的氣機執行順暢,從而提高受孕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