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發熱時需要測量體溫,但測量的時間應根據測量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常用的體溫測量部位有腋下、肛門和口腔。此外,每次使用體溫計前,患者應先將水銀柱甩到35℃以下的刻度,以避免體溫測量不準確的情況。
1、腋下測量法:
測量腋下體溫時,首先要擦拭乾淨腋窩,然後將體溫計的水銀端夾在腋窩深處,緊貼面板,並將手臂彎曲過胸夾緊體溫計。5分鐘後取出體溫計,讀取顯示的刻度數,即為測得的體溫。
2、肛門測量法:
使用肛門體溫計時,最好選擇專用的肛門體溫計。插入肛門時要緩慢且輕柔,插入深度為3-4釐米。最好將測量時間略微延長,大約為3-5分鐘。使用後要用肥皂水清洗肛門體溫計。腹瀉或便祕的人不宜使用此方法測量體溫。
3、口腔測量法:
口腔測量法比腋下測量更為準確。首先要清洗乾淨體溫計,然後將水銀部分蘸溼冷水,放入口腔時要斜放在舌下,輕輕閉住嘴,用鼻子呼吸,避免用牙齒咬住體溫計,並且不要說話。3分鐘後取出體溫計。
在讀取體溫計上的數字時,應橫持體溫計,緩慢轉動,觀察水銀柱所指示的溫度刻度。如果對所測的體溫有懷疑,應再次進行複測以進行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