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即體溫升高,緊接著空調設定在25-27℃為最適宜溫度。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患者的康復,因此建議患者在發熱時及時採取物理或藥物治療以降溫。
一般情況下,發燒是由細菌或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侵入體內引起的。這些病原微生物刺激免疫系統,導致急性炎症反應併產生大量的炎症因子。炎症因子一旦釋放出來作為致熱原,就會影響體溫調節中樞,進而導致體溫上升。將空調設定在25-27℃屬於溫度適中的狀態,可以減輕患者在體溫上升期間出現的畏寒、身體發冷等不適感。就算處於散熱期,這個溫度也不會影響機體退熱,反而有利於排汗,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幫助炎性因子以及毒素的排出。
如果空調溫度調得太高,比如超過30℃,環境過熱會導致患者出汗增多。如果患者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可能會出現脫水現象。此外,過熱的溫度還會使血管擴張,進而加重因發熱而產生的頭暈、頭痛等症狀。若此時室內溫度過低,如空調溫度調在20℃以下,那麼溫度過低會導致發熱患者的面板毛孔關閉,進一步不利於排汗和新陳代謝,並阻礙身體恢復。
在發熱期間,患者應及時採取措施幫助降溫,可以用溫毛巾擦拭腹股溝、腋下、頸部等大血管區域來降溫,也可以使用退熱貼來降溫。如果經過物理降溫後體溫仍超過38.5℃,建議及時就診於內科醫生,並進行血常規和醫生的視診等檢查以明確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使用布洛芬膠囊、對乙醯氨基酚片等藥物退熱,同時配合枇杷止咳顆粒等藥物來緩解咳嗽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