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是指體溫升高,臨床上沒有腳涼或腳熱好的區別,因為無論腳涼還是腳熱,都是發燒的症狀,並不存在好與壞的評價。建議及時治療。
發燒通常是由細菌或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入侵機體引起的。發燒的初期階段是體溫升高期,在這個階段,病原微生物刺激免疫系統引起急性炎症反應,並釋放出大量炎症因子。炎症因子作為致熱原影響體溫調節中樞,中樞發出衝動,經交感神經引起面板血管收縮,導致淺層血流急劇減少,患者會出現畏寒、全身發冷、腳涼、手涼等症狀。
當身體產熱達到一定程度後,產熱和散熱進入相對平衡階段,患者會明顯出現發熱的情況,此時會出現手腳發熱、頭暈等症狀。因此,無論腳涼還是腳熱,都是發熱過程中的症狀,沒有好與壞之分。
當出現發熱症狀時,可以使用退熱貼貼在額頭等部位降溫,也可以使用熱毛巾擦拭腹股溝、腋下等大血管走行處降溫。如果物理降溫後持續低熱或出現高熱,請及時就診內科或全科醫學科,進行血常規等檢查以明確情況,並遵醫囑使用布洛芬膠囊、對乙醯氨基酚片等藥物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