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指體溫升高,而撲熱息痛則意味著對乙醯氨基酚。一般來說,當發燒體溫達到39℃時,對乙醯氨基酚口服製劑是有效的解決方案。然而,在患者使用該藥物時,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乙醯苯胺類解熱鎮痛藥對乙醯氨基酚主要用於治療發熱、頭痛和關節痛等症狀。它透過抑制環氧化酶,選擇性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前列腺素的合成,以達到擴張外周血管、出汗從而解熱的作用。因此,當體溫升高到39℃時,對乙醯氨基酚口服製劑是有效的。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對該藥物過敏的患者禁止口服使用對乙醯氨基酚製劑。
此外,當體溫達到39℃時,還可以透過溫水擦浴等物理降溫方法來進行處理。在擦拭四肢、頸部和膕窩等血管豐富的部位時,可以適當延長時間,利用蒸發效應幫助散熱。同時,需要注意多喝水,以防止脫水,同時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如果經過上述處理措施後,體溫沒有明顯下降趨勢,應及時前往醫院的發熱門診進行就診,進行血常規等檢查,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