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增高並伴隨肌肉疼痛的症狀在臨床上通常被稱為發燒。發燒的原因可以是酸性物質的堆積或毒素的刺激。為了緩解症狀,建議患者遵循醫生的建議並按照藥物說明書使用藥物,同時還可以嘗試物理療法來降低體溫。
酸性物質堆積是指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刺激身體的溫度調節中樞,導致體溫升高。在這種情況下,血管會擴張,血液迴圈加快,細胞的無氧呼吸會增加,這樣容易產生乳酸,並在肌肉和軟組織中積聚。這就是為什麼患者會出現肌肉痠痛的症狀。
毒素刺激是指機體感染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導致發熱。這些致病微生物會釋放毒素進入血液,同時還會釋放白介素、前列腺素、前列素環、白三烯等多種物質,這些物質可能刺激肌肉組織,導致肌肉痠痛。
對於出現發熱引起肌肉疼痛的患者,可以使用溫毛巾擦拭腹股溝、頸部、腋下等大血管走行處,這樣可以起到降溫的作用。此外,還可以使用退熱貼貼在上述部位。如果痛感明顯或發熱持續無緩解,可以使用布洛芬膠囊、對乙醯氨基酚片等非甾體抗炎藥。這類藥物能夠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起到解熱鎮痛的效果。
除了針對症狀進行治療之外,患者還需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飲食方面要選擇清淡且富含營養的食物,例如雞蛋羹、蔬菜湯等,同時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和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