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一般指體溫升高,而發熱後第二天臉部浮腫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無需特別處理,但也有可能是由低蛋白血癥或腎臟疾病引起。
一、生理現象:
在發熱過程中,許多患者會攝入大量水分,如果沒有及時排尿,體內體液會滯留,導致臉部浮腫,這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通常會在退熱後恢復正常,無需太過擔心。
二、病理現象:
1、低蛋白血癥:
發熱患者若患有低蛋白血癥,可能導致體內蛋白質含量偏低,水分瀦留,出現發熱後臉部腫脹的情況,也可能全身浮腫。此時應適量攝入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牛奶、豆漿等。
2、腎臟疾病:
發熱患者若患有腎臟疾病,可能導致腎功能下降,血漿滲透壓降低,有效迴圈血量減少,導致全身浮腫,可能出現臉部浮腫,並伴有少尿。建議日常注意低鹽飲食,若患有腎炎,可遵醫囑使用纈沙坦氫氯噻嗪片等藥物治療。
如果發熱後第三天臉部腫脹未能緩解,並且呈進行性加重的趨勢,應及時前往普通內科就診,並按醫囑進行血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等,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