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一般指體溫升高,達到40℃時可能引起頭痛、高熱驚厥、休克的情況,還可能誘發急性心腦血管事件,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脅。
體溫達到40℃時被視為高熱,患者通常伴有頭痛、頭暈、肌肉和關節痠痛等症狀。此外,高熱還可能引發高熱驚厥,主要發生在兒童患者身上。這是因為兒童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當體溫迅速上升時,調節中樞未能及時調整體溫調定點的訊號,從而導致異常放電引發抽搐。在嚴重情況下,高熱還可能導致休克發生。如果40℃的發熱未能及時降溫,機體處於高代謝狀態,心率和心跳頻率會加快,還可能導致多臟器功能損傷。患者可能出現脫水、少尿、血尿和無尿等症狀,並可能誘發急性心腦血管事件。
對於40℃的發熱患者,應及時進行退熱處理。家屬可以用溫水給患者進行全身拭浴,特別是擦拭四肢、頸部和膕窩等部位時可以適當延長時間,透過蒸發效應幫助散熱。同時,可以將冰袋放置在患者頭部、頸部和膕窩等血管豐富的區域,透過傳導作用吸收體內熱量,起到降溫的效果。此外,患者還需要按照醫囑服用退熱藥物如對乙醯氨基酚片。
在治療期間,患者需要注意補充水分,以防止電解質紊亂,並促進身體代謝。如果經過上述處理措施體溫仍不下降,應及時就診於醫院的發熱門診,進行完善的血常規等檢查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