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在醫學領域通常表示體溫升高,當體溫達到42.5℃時即屬於超高熱狀態。如果患者無法及時降低體溫,可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一定損害。
超高熱是指體溫異常上升超過40℃的情況,是病情危急的臨床表現。臨床上,超高熱常見於中暑、日射病、嚴重腦挫傷、腦出血、腦炎等情況引起的惡性高熱,可導致腦、心臟等重要器官受損。因此,當患者體溫達到42.5℃時,應立即採取降溫措施。
超高熱患者需要立即吸氧,並正確使用鎮靜劑,以降低氧耗、防止抽搐、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同時,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應同時進行。醫生指導下,可以給予患者退熱藥物如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並用酒精或溫水反覆擦拭全身面板,以促進血管擴張、加速散熱。此外,還可以將冰袋放置在患者頭部、頸部兩側、腹股溝和腋下,透過熱傳導吸收體內熱量,儘量使體溫降至38℃以下。
此外,在治療期間,患者應多飲溫水,以預防電解質紊亂,並增強身體代謝。治療期間還要注意監測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