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是指體溫升高,而自身體溫恢復正常但出現流鼻涕並不代表病情已經好轉。準確評估病情恢復情況需要綜合考慮其他症狀,並在病情加重時及時治療。
通常,發燒是由於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引起的。病原微生物刺激免疫系統引發急性炎症反應,釋放大量炎症因子。這些炎症因子作為致熱原影響體溫調節中樞,導致體溫升高。病原微生物和炎症因子還可以刺激呼吸道黏膜,導致鼻腔和咽喉的黏膜充血和水腫,引發咽痛、咳嗽、流鼻涕等症狀。當自身體溫恢復正常時,流鼻涕可能是鼻腔黏膜修復時產生的代謝產物,這有助於排出有害物質,表示身體正在逐漸康復。
然而,如果發燒患者的自身體溫只是暫時恢復正常,而咽痛、咳嗽等症狀持續存在,並出現流鼻涕症狀,可能表示出現了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如細菌感染。細菌刺激鼻腔黏膜會導致鼻涕增多,並混合了細菌代謝產物。此時,流出的鼻涕可能呈黃色或青綠色,提示病情加重,並不意味著身體正在好轉。隨後,可能會再次出現發燒情況。
當發燒患者的症狀沒有減輕,同時出現流鼻涕等情況時,建議及時就診呼吸內科。醫生會根據情況進行血常規、痰液細菌培養等檢查,以明確病情。隨後,醫生會根據醫囑開出適當的藥物治療,例如對於合併細菌感染患者可使用阿莫西林膠囊或頭孢克肟膠囊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