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值是指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中N基因和ORF基因的Ct值。Ct值為33時,表明核酸檢測呈陽性,提示檢測者具有傳染性。這種情況需要進行相應的隔離措施,以減少其他人被傳染的可能性。
目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主要採用熒光定量PCR方法。該方法是透過逆轉錄將病毒RNA轉化為DNA,然後利用PCR技術擴增目標序列進行檢測,而Ct值則是迴圈閾值的簡稱。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九版)》的標準,核酸陰性結果的界限值是熒光定量PCR方法的Ct值低於35。當Ct值大於35時,不算作核酸陽性。病毒核酸濃度越高,檢測時熒光強度越高,Ct值越小,表明陽性程度越強。Ct值為33可說明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檢測者體內的病毒具有傳染性。該病毒可透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也可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透過氣溶膠傳播,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品後也可能造成感染。
由於該病毒具有傳染性,屬於傳染源,為了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需要及時進行隔離處理。對於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在隔離五天后,如果連續兩次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N基因和ORF基因的Ct值均大於等於35,可以解除隔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