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和核酸檢測是兩種不同的檢測方法,對於受試者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陽性結果,取決於受試者的感染情況。即使針對同一箇人,可能核酸檢測先出現陽性,也有可能抗原檢測先出現陽性。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仍然是判斷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黃金標準。如果受試者已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通常會先出現陽性結果。因為核酸檢測的靈敏度高於抗原檢測,所以通常在時間上會早於抗原檢測。
當受試者出現流涕、咽痛、發熱等症狀時,可以先進行抗原檢測。如果抗原檢測結果為陽性,可以前往當地正規醫院進行核酸檢測,以確認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這樣可以避免在醫院停留時間過長,減少抗原檢測假陽性導致的感染風險。
相比於核酸檢測,抗原檢測具有速度快、操作簡單和成本低的優勢。然而,抗原檢測的靈敏度較低,容易出現假陽性結果。如果受試者未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是在抗原檢測過程中未按照正確的流程進行或者出現了標本汙染情況,抗原檢測有可能比核酸檢測先出現陽性結果。但是這並不代表受試者已經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只是存在假陽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