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出現腸炎症狀時,如果大便中含有血跡,需要根據血的量和顏色來判斷情況的嚴重程度。如果大便主要是黃色並且只有少量血跡,一般情況下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然而,如果血的量較多,顏色較深或者偏紅,就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了。
腸炎會導致腸道黏膜的損傷,從而引起腹部疼痛和增加大便的次數。這是因為在排便時,損傷的黏膜會有滲血或滲出,從而使大便中帶有血液。如果出血量較少,可以進行對症處理,可以口服抗生素,或者口服腸道益生菌,例如雙歧桿菌等。
此外,如果寶寶可能患有牛奶過敏,建議更換牛奶。在短期內,可以選擇深度水解奶或氨基酸型的牛奶,待寶寶的症狀好轉或消失後,逐漸過渡到普通牛奶。如果出血量較多,則需要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