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節的惡化並沒有明顯的徵兆,只能初步根據外觀評估、內部結構和隨訪觀察等來判斷是否有惡化的可能。
首先是外觀評估:
肺結節體積增大時,惡性概率也隨之增加,但肺結節大小的變化對定性診斷的價值有限,還需要結合形態及密度的改變來評估。惡性肺結節的形態通常為圓形或類圓形,邊緣清楚但不光整或呈分葉狀,邊緣可能毛糙甚至有毛刺。
其次是內部結構:
持續存在的磨玻璃結節大多數為惡性,或者有向惡性發展的趨勢。磨玻璃結節的平均CT值越高,則惡性概率越大,反之則惡性概率越低。密度不均勻或含有空泡的部分實性結節常提示有可能是惡性。如果肺結節包埋了支氣管並伴有區域性管壁增厚,或者包埋的支氣管管腔形態不規則,也提示有惡性可能。此外,如果病灶內有血管穿行及血管變形,也可能是惡性。
最後是隨訪觀察:
定期隨訪動態觀察是肺結節初發患者最重要的處理方式。胸部低劑量CT掃描是肺結節隨訪的主要方法。如果CT隨訪時,肺結節持續增大、純磨玻璃結節出現實性成分、實性成分逐漸增大,則屬於肺結節惡化的高風險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