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ler結節和Janeways結節是常見於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病徵。二者在生長位置、形態和疼痛性質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區別。
首先,生長位置不同。Osler結節主要出現在手指和足趾末端的掌面,常見於手指尖、足趾跖面、大小腓腸肌及足跟等部位,而Janeways結節主要見於手掌和足底。
其次,形態上存在差異。Osler結節為豌豆大小的結節,呈紅色或紫色,稍微凸起;而Janeways結節則為直徑1-4mm的小結節狀出血紅斑。
最後,疼痛性質方面也不同。Osler結節通常有壓痛感,而Janeways結節則通常沒有明顯的壓痛症狀。
Osler結節和Janeways結節的形成與細菌性栓子或贅生物的脫落有關。因此,如果出現類似結節的症狀,應立即就診於心血管內科,並進行相關檢查,如血常規、尿常規、生化常規和心臟彩超等。在確診為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後,通常會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青黴素製劑、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等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治療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