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面板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種面板疾病。主要致病菌包括面板蘚菌,如黃蘚菌、白蘚菌、紅色毛蘚菌、石膏樣毛癬菌、疣狀毛蘚菌、大小孢子菌以及白色鏈球菌等。這些真菌喜歡生長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中。當人體面板提供了適合真菌生長的條件時,就容易患上真菌性面板病。
真菌性面板病可以在全身各個部位遷徙,包括頭部、面部甚至手部和足部等。臨床上,真菌性面板病常常表現為水皰和鱗屑性病症。早期常見小水皰,皰液乾燥後會脫屑。隨後,患處範圍不斷擴大。時間越久,脫屑處的面板會變得粗糙增厚,面板也會變得更寬。
目前,針對真菌性面板病的治療主要包括全身治療和區域性治療。全身治療可選用廣譜抗真菌藥物,如酮康唑和伊曲康唑等。此外,還可以透過區域性塗抹咪康唑和益康唑等藥膏進行區域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