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甦(CPR),是一種用於搶救心臟驟停和呼吸停止的緊急救命技術。其主要目的是恢復患者的自主呼吸和自主迴圈。
針對心臟復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 胸外按壓:患者平臥在地面上,急救者可以採取跪姿,將一隻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處,另一隻手的掌根放在第一隻手上。手指不能接觸胸壁。進行按壓時,雙肘要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壓。成人每分鐘按壓100-120次,按壓深度為5-6釐米,每次按壓之後要確保胸廓完全回覆。按壓時間和放鬆時間各佔50%左右,並在放鬆時保持掌根與胸壁緊貼,以防按壓點移位。對於兒童患者,可以用單手或雙手按壓胸骨與乳頭連線水平相切,對於嬰兒,可以用兩個手指在乳頭連線下方水平按壓胸骨。為了儘量減少因通氣而中斷胸外按壓,未建立人工氣道的成人,在心肺復甦指南推薦下,按壓-通氣比率為30:2。對於嬰兒和兒童,在雙人進行CPR時,可以採用15:2的比率。在雙人或多人施救時,應每2分鐘或5個週期更換按壓者。
2. 電除顫主要用於室顫或室撲的患者,因為這兩種嚴重的心律失常很容易導致心跳停止和死亡。因此,當心電監護或除顫儀提示患者有室顫或室撲時,應立即使用適當能量的電流進行除顫,以恢復正常的心率。
3. 藥物復甦,其中最常用的藥物是腎上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