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中,有些患者會感覺到胳膊或肢體無力,疑似患上了肌無力。其實,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既包括骨科因素,也包括其他科室因素。
例如,肢體神經受損傷無論是脊髓還是外周神經都可能導致肌肉無力。頸椎病或腰椎間盤突出是常見的原因,因為神經受壓而導致遠端手或腳肌肉無力,例如握拳無力或腳尖無力。另外,肌肉本身缺乏力量也會導致類似情況。例如,下肢足踝骨折後穿上石膏固定3-4周後,長時間的制動可能導致肌肉萎縮,進而引髮腳尖無力。還有一些特殊疾病也會導致肢體無力,包括其他科室的疾病,如電解質紊亂或低血鉀,這些狀況也會引起肢體無力。
因此,導致肢體無力的原因多種多樣,既包括骨科問題,也包括其他科室問題,可以是區域性問題,也可能是全身問題。只有結合個人病史、臨床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綜合分析判斷,通常還需多箇科室合作會診,才能明確肌無力的具體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