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血管堵塞的病人不宜進行跑步,因為運動可能會導致血栓脫落,甚至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血管堵塞分為動脈堵塞和靜脈堵塞兩種情況:
1、靜脈堵塞:
主要表現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對於此類疾病,一般要禁止患肢的活動,同時將患肢抬高。如果在血栓未穩定時進行活動,會增加血栓脫落的風險,並可能引發肺栓塞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建議患肢下肢不要活動,並採取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溶栓治療。治療後可以透過彩超評估血管通暢情況,只有通暢後才可以進行活動。
2、動脈堵塞:
這種情況較為嚴重,常見於冠狀動脈阻塞、腦梗死或遠端肢體的動脈阻塞,易導致區域性組織器官壞死。在這種情況下,跑步無法治療疾病,因為跑步會增加區域性組織對氧氣的消耗,加重心臟負擔並加速組織壞死。如果是疾病的早期,建議採取介入手術取出動脈內的血栓。若已經是疾病後期,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如硫酸氫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腸溶片等進行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