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骨是脊椎動物頭部的骨架,位於脊柱上方。人類的顱骨通常由23塊組成,可分為腦顱和麵顱兩部分。腦顱由8塊骨組成,包括顱蓋骨和顱底骨。顱蓋骨由2塊頂骨、2塊顳骨、1塊枕骨和1塊額骨組成,透過矢狀縫、鱗狀縫、冠狀縫和“人”字縫與其他組織相連。顱底骨由1塊篩骨和1塊蝶骨組成,內部高低不平,分為顱前窩、顱中窩和顱後窩三部分。
面顱由15塊骨組成,包括2塊上頜骨、2塊鼻骨、2塊淚骨、2塊顴骨、2塊顎骨、2塊下鼻甲骨、1塊犁骨、1塊下頜骨和1塊可活動的舌骨。其中,上頜骨和下頜骨最大,顴骨位於面部兩側,連線額骨、上頜骨和顳骨。淚骨位於眶內,下鼻甲骨較薄,位於上頜骨的鼻面,鼻骨位於上頜骨額突的前內側。顎骨位於上頜骨鼻面後部,犁骨位於鼻中隔的後下方。舌骨呈馬蹄狀,位於下頜骨體的後下部,透過韌帶和其他肌肉組織與頸部連線。
腦顱和麵顱共同構成顱骨,堅硬的骨頭可以保護腦內神經和肌肉,防止受到損傷。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避免頭部受傷,以免對顱骨造成缺損或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