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退燒是一種簡單有效的降溫方法,常見的物理退燒方法包括擦浴法、冰袋降溫法和灌腸降溫法。
擦浴法包括溫水擦浴法和酒精擦浴法。溫水擦浴法是使用32℃-34℃的溫水給患者進行全身擦浴,特別是在擦拭四肢、頸部、膕窩、腋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的部位時,應適當延長時間,以利用蒸發效應幫助散熱。而酒精擦浴法的作用機制是酒精蒸發吸收熱量,同時酒精還可以擴張區域性血管,增加血流量,促進代謝加速帶走體內的熱量,因此可以有效退燒。不過,有出血傾向、皮疹等血液疾病的患者以及幼兒不適合採用酒精擦浴法,可使用含有30%-50%酒精的水來浸溼毛巾,對患者進行擦浴。
冰袋降溫法是將冰袋放在患者頭部、頸部、膕窩、腋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部位,冰袋柔軟貼合體表,能夠與面板充分接觸,透過傳導作用吸收體內的熱量,但使用冷敷時需要注意時間,避免凍傷的發生。
灌腸降溫法適用於伴有便祕的發熱患者,可以用低溫等滲鹽水灌腸來達到退燒的效果。對於中暑患者,可以使用4℃等滲鹽水進行灌腸退燒。
此外,在患者發燒時,應注意適量補充水分,保持良好的保暖。如果患者經過各種物理退燒方法仍無法退燒,應及時就診醫院,以避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