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間出現汗液,常由於體內氣虛、陰虛、腎虛等原因所致,因此,病者需明確病因並進行相應治療。
常見原因及治療方法:
1、氣虛:
該概念泛指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稍一運動即出汗、聲音低微等一系列病理變化及證候。晚間自汗、免疫力下降等症狀是該問題的主要表現。患者應及時到中醫院進行辨證施治,可遵醫囑使用黃芪、西洋参等藥物緩解症狀。
2、陰虛:
該問題主要由於陰液不足、無法滋潤陽氣而引起一系列病理變化及證候。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晚間手足心熱、午後潮熱、夜間盜汗、口乾咽燥、心煩失眠等症狀。患者可依醫囑使用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藥物緩解症狀。
3、腎虛:
該概念指腎臟精氣陰陽不足,有多種腎虛型別,其中常見的有腎陰虛、腎陽虛。這兩種情況都可能導致患者晚間自汗。患者應依醫囑使用金匱腎氣丸、右歸丸等藥物進行緩解治療。
注意事項:
患者在日常飲食上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證充足的睡眠,不熬夜,保持良好心情,適當運動,可以適度緩解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