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ET-CT)是一種診斷工具,用於檢測腫塊的放射性濃聚情況,進而判斷其是否為腫瘤。在患者接受治療前,必須進行活檢以確定腫瘤的性質(良性或惡性)、分期以及是否有轉移,從而指導治療。值得一提的是,PET-CT對某些病症的檢測並不明顯,而活檢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因此對於懷疑患有腫瘤的患者,在完成PET-CT檢查後,還需要進一步進行活檢。
PET-CT檢查具有許多突出優點,尤其在肺癌和腦癌的檢測方面非常精確。然而,對於腔隙器官的腫瘤,例如胃癌、腸癌和膀胱癌,PET-CT檢查相對較弱。此外,PET-CT對於直徑小於5毫米的病灶不敏感,容易產生假陰性結果。因此,結合活檢可以提高檢查的準確性。
活檢是一種檢查活體組織的方法,透過製作組織或細胞切片並進行觀察,以做出診斷。活檢是臨床上常見的檢查手段,涉及各種組織器官,例如胃鏡、腸鏡,以及對肺組織、肝臟等實質臟器進行穿刺或抽取胸水、腹水等進行細胞學檢查。因此,活檢具有較高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