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後,若在第一天未排尿,可能是由於以下原因:進食量過少、尿道畸形、泌尿系統感染等。為瞭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查明具體原因,並給予相應的處理。
首先,進食量過少可能導致尿液濃縮和不排尿情況。在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出生後的第一天至少會排尿一次,隨後尿量會逐漸增多。當部分新生兒攝入的奶不足時,尿液會變得濃縮。考慮到炎熱的天氣和多汗,也可能會導致不排尿的情況。為了幫助寶寶排尿,可以增加餵奶量,降低室內溫度。
其次,若新生兒存在尿道畸形,尿液可能受到阻塞而無法正常排出,進而導致不排尿。此時,需要尋求醫生幫助進行詳細檢查,確認膀胱內是否有尿液。如果存在手術指徵,需要儘快進行外科手術來糾正尿道畸形,以促進尿液排出。
最後,泌尿系統感染也可能造成寶寶持續不排尿。當致病菌入侵泌尿道引起急性尿路感染時,可導致膀胱充血和水腫,進而影響尿液排出。在新生兒科醫生的指導下,可以給予抗生素治療,通常可以逐漸改善症狀,促進尿液正常排出。同時,還要增加寶寶的飲水量或餵奶次數,幫助產生更多的尿液,沖刷尿道,有利於排出致病菌,從而縮短病程。
以上是對新生兒持續不排尿可能原因的專業分析和建議,旨在保障寶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