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檢查是一種利用X射線進行成像的方法。雖然X射線對人體組織細胞有一定的輻射損傷,特別是對某些敏感器官和人群。例如,晶狀體、甲狀腺、性腺等器官對射線比較敏感,而小孩、孕婦等人群也更容易受到輻射的影響。如果長時間暴露於高劑量的射線下,可能導致一些疾病的出現,如白內障、生長髮育遲緩、不育,甚至惡性腫瘤和白血病。
然而,當患病需要明確診斷時,CT檢查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手段,這就需要權衡利弊。總體而言,一次CT檢查對人體的傷害是可以接受的。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現代高階螺旋CT的輻射劑量已經大大降低,甚至低至亞毫西弗級。此外,醫護人員在進行CT檢查時也會採取一系列的防護措施,特別是對非投照部位以及射線敏感的部位進行減護。因此,CT檢查導致致癌的機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公眾不必過分擔憂CT檢查帶來的小量輻射。相反,過於害怕CT檢查而耽誤病情治療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這是得不償失的。
因此,針對患者來說,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權衡利弊後,決定是否進行CT檢查是非常重要的。在確保正確診斷的同時,也應該對CT檢查的輻射劑量有一箇準確的認識,以便理性面對並放心接受這項診斷技術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