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有血可能的原因眾多,需要結合病史和具體的體徵來綜合判斷。首先,是泌尿系統感染引起的。感染會導致黏膜上皮糜爛和出血,並伴有尿頻尿急的症狀。針對已確診的感染,建議進行抗感染治療,待感染痊癒後,黏膜便能恢復完整,從而停止出血。治療方案可包括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每日三次口服,以及頭孢克肟膠囊每日兩次口服。
其次,是泌尿系統的外傷引起的出血。比如腎臟挫傷和尿道挫傷等,會導致尿道口區域性黏膜出血,並常伴有明確的外傷史。在外傷後出血的情況下,建議進行泌尿系統B超檢查和尿道鏡檢查。對於輕度挫傷,可以採用對症止血的藥物,例如肌肉注射血凝酶。而對於較為嚴重的挫傷,建議住院治療,必要時進行手術止血或尿道修補治療。
此外,男性尿道出血也可能與前列腺增生有關。當50歲以上的男性出現前列腺增生時,腺體增生和血管曲張可能導致自發性出血,從而出現尿道外口有血的情況。一般而言,該症狀並無明顯疼痛和感染症狀。建議進行前列腺B超或尿道鏡檢查,以深入瞭解前列腺增生情況。在明確前列腺增生出血的情況下,保守治療可採用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口服和非那雄胺片口服。若出血量較大,則建議進行手術進行區域性止血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