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炎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頸椎部位的疼痛和活動不便。如果刺激到交感神經,可能會出現胸悶、心慌、乏力、出汗、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痛、頭暈等症狀。這些情況的出現主要是由於頸椎部位遭受外傷,或者長期低頭疲勞引起區域性勞損,或者經常受涼。這些因素會導致頸椎部位形成無菌性炎症病灶,導致炎性水腫,並出現以上症狀。面對這種情況,可以採取以下治療措施:
首先,必須充分放鬆頸椎。在站立或坐著時,要稍微後仰頭部,最好雙手肘關節有支撐,這樣可以放鬆頸椎。睡覺時,枕頭應墊高約一拳的位置,靠在頭後部,以保持頸椎的正常生理曲度。
其次,要注意保暖,避免頸椎受涼。可以使用暖水袋進行熱敷,每次熱敷20-30分鐘,每天進行5-6次,可以有效緩解肌肉疲勞,促進頸椎的新陳代謝和吸收。
再次,可以口服非甾體抗炎止痛藥,如氯諾昔康、塞來昔布、雙氯芬酸鈉等,可以有效緩解區域性炎症病灶,減輕疼痛感。
最後,可以外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貼膏,如萬通筋骨貼、傷痛舒等,可以有效增加區域性血液迴圈,減輕頸椎炎症的症狀。